视力怎么救?家长应该知道这几点!
前不久看新闻说官方统计,我们国家近视人口数字已经超过:
6亿
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
53.6%
也就是说,每2个孩子,就已经有1个近视了。但看看自己和身边的情况,这个数据好像也挺真实,近视的孩子不仅多且低龄化严重。
近视多,还低龄化严重
近视的原因,一方面是遗传,一方面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
很多家长们都关心孩子的视力问题,比如:怎么预防近视、怎样减少电子产品对眼睛的伤害、怎样控制近视度数。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孩子视力的“救命绝招”,有些知识还真是颠覆认知,大家来看看:
做眼保健操,到底有没有用?
有些人认为眼保健操没什么用,调侃说眼保健操是有用的动作就是“闭眼”。咨询了眼科医生朋友并且查了不少资料,普遍的结论是:眼保健操较多也就是对眼部起按摩、放松起作用,没办法预防。
散瞳,对眼睛有没有伤害?
小编提醒大家,如果发现孩子近视,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做散瞳验光,判断是假性还是真近视。千万别盲目选择一些“护眼按摩疗法”和“护眼神器”。这些都是智商税。
有人担心散瞳会损伤视力,其实散瞳验光的实质是放松由于眼肌长时间的过度紧张而产生的疲劳,从而得到眼睛真正的屈光状态。
散瞳是正常的眼检查手段
它是正常的检查手段,大家不必太担心。散瞳后出现瞳孔散大,畏光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的。学龄前孩子和青少年,做完散瞳一般6小时后就可以恢 复。
孩子已经近视了,怎么办?
如果孩子查出只是假性近视,那好的办法就是:
多去户外运动,可以不佩戴眼镜,注意定期检查。但如是真性近视,那就得采取措施。
有些家长认为度数比较低的时候,不愿意让孩子戴眼镜,觉得会导致度数加深,而且眼镜戴上就摘不掉了。
其实近视不戴眼镜危害更大。孩子近视后得不到及时的矫治,直接的影响就是视力下降、看不清远处的东西;而如果近视发生在较小年龄,却长期未得到正确矫治,很有可能在将来想要给孩子矫治的时候,发现孩子即便通过戴镜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正常视力;孩子近视后,会不自觉地想要使劲眯眼去看清物体,时间一长,就会因为过度调节而引起眼部疲劳。
· 温馨提醒 ·
有的家人以为把度数配低就可以抑制近视度数增长,这也是不可取的。孩子看不清,长时间得不到正确矫治,眼睛还会因为原本看近处时的调节和集合功能间的协调被打乱,而造成视功能紊乱,引起近距离用眼不适,严重可能诱发斜视。
对于真性近视,是无法根 治的,不过良好的用眼及生活习惯,可以为视力健康保驾护航,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01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阳光下户外运动
有研究表明,即使父母双方都近视,但孩子每天可以待在户外2小时,那孩子患近视的概率则会降到20%。所以多带孩子户外运动是很经济实惠的方法。
02可以佩戴角膜塑形镜(OK镜)
角膜塑形镜又叫OK镜,通过改变角膜弯曲度,来达到矫治视力的效 果。看着有点像隐形眼镜,每天晚上睡觉前放入眼中,通过晚上的挤压,角膜曲率会改变,白天取出来后看东西会很清楚,可以保证白天一天的视力。
OK镜通过改变角膜曲率的方式,改变屈光度,可以间接“治 疗”近视。它的佩戴年龄是8~12岁的儿童。不过佩戴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醒孩子取戴时小心一些,别弄丢弄坏,同时要注意它的清洁卫生。
OK镜的价格也比较高,所以大家可以综合多方面考虑,主要还是得看孩子是否适合佩戴。
03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事实上到现在都没有一项研究表明电子产品会直接导致孩子近视。美国眼科协会(AAO)之前就辟谣过,但使用不当确实可能成为一个影响因素。不过现在孩子都要上网课、老师布置作业也有很多是在网上,想让孩子完全避免电子产品,几乎是不可能。
但可以从根源上减少对眼睛的伤害,有以下几点建议:
1、20-20-20原则
长时间且近距离看电子产品,确实会对孩子眼睛造成伤害。
所以美国眼科协会(AAO)建议:每隔20分 钟,要远眺20英尺(相当于6米),持续休息至少20秒。
2、伤害较小原则
之前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中,就建议孩子线上学习期间,尽可能使用大屏幕电子产品。玩10分 钟手机相当于看30分 钟电视。手机、平板的护眼短板是观看距离。
电子产品都会对眼睛有一定刺激,但投影仪的影响相对小。建议大家,能让孩子看电脑就别看手机,能看电视就别看电脑,能看投影就别看电视。
从投影仪的原理看其漫反射原理,没有光源直接的刺激,对孩子眼睛的保护确实有好处。
当然使用时的环境、光线、姿势都会对孩子眼睛有影响。
阳明眼科提醒,保护孩子视力,既要让孩子自己心里有认知,主动去注意,家长也要多留心,注意引导。还要尽力改善外部环境。而且孩子视力问题越早重视越好,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